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给后人留下了许多的的宝贵财富,其中在民间大众中广为流传的就是俗语。
这些俗语不仅具有时代现实意义,还具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传递了他们的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愿望,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关资料图)
但现在许多人看不懂这些俗语的意思,例如,“日不晒根,口不吞阳”这句话初听时难以理解,有种让人无从下手之感。
等到真正知道它的意思后才恍然大悟的发现,这句话十分的简单好懂和好用,那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说这句话好用呢?
“日不晒根”
原来,“日不晒根,口不吞阳”就是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其指:太阳不能透过窗户,照射到墙根;阳光也不能穿过门口,直接照到屋内。
这是一句关于建筑的俗语,这句话在古代建房的要求中十分的重要,单看前半句“日不晒根”,这里的‘日’指太阳,‘晒根’就是指照射到墙根的意思。
在古代,人们对于风水文化十分的推崇,无论是建房还是迁坟都需要去找人专业的风水人才进行风水勘测选址才行,甚至是家里的格局和家具摆设都有相应的规则。
因此受到风水文化的影响,当时的人们认为房子和土地都存在一定的气运或福气,这种气会影响居住在屋内的人和土地上的人,所以需要人们用心去维持这种气运和福气。
一旦房子里面充满了阳光就会将屋内所有的气运照散,从而影响家中每个人的运势,更严重还会危及家人的生命,导致家破人亡。
还有一种说法是和阴阳五行学说相关,人们认为阳间的这些房子是给活人居住的。
但物极必反,有一些鬼物会占据房子的墙根生活,如果房主小气的连这点空间都不给鬼物,会使他们家宅不宁。
故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出现,古人想出了一个办法,调整窗户的位置和大小,让阳光不能一次性填满整个房间,尤其是不能照到墙根这个位置。
这样的思想都是封建迷信吗?也不尽然,要知道古代的房屋采用都是木材或者泥巴等材料建造的,如果太阳照射的时间过长,房子很有可能会裂开。
从科学角度思考,过于充足的阳光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不好,影响人们日常的休息,而这种“日不晒根”的建造方法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法,能够打造更加适合人们居住的房子。
“口不吞阳”
来看下半句“口不吞阳”,这句中的‘口’指门口,‘吞阳’则指吞掉阳光,也就是门的建造比例不能过大、过高。
这句话和前半句关于窗户的建造类似,再加上古人向来注重阴阳平衡一说,人们认为如果让阳光全部通过大门进来会造成屋内的平衡打破失衡,影响整个房子的格局和居住人的气运。
此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古代人们的房屋和现在不同,没有现在房屋高大,而且喜欢修建大堂来祭祀先祖和招待客人,而卧室与此相连。
一方面阳光属于阳,而故去的先祖属于阴,若大堂充满阳光即阳气对于有着阴气的先祖是一种大不敬,作为后代来说是一种不孝顺的体现。
另外一方面,对于贫穷的人家来说,为显示对客人的重视,他们通常会在大堂接待,如果房间的阳光过于耀眼,照到客人身上或眼睛上,这是一件极度失礼的事情。
当然,如果家庭比较富裕,会与祭祀先祖的房间分开,单独修建一个大厅进行接客、议事。
不过他们也会遵循“日不晒根,口不吞阳”这种方法修建房子,这是综合考虑后最合适的结果。
最后
“日不晒根,口不吞阳”这句俗语还有着做人和为人处世的道理,老祖宗们将平衡,中庸的思想融入了这句话中,告诫了后辈做人要把握心中的平衡,不能冒进,稳中求进才是硬道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的人们虽然已经不再使用这种方法修建房子了,一般建造房屋考虑最多的便是自己的爱好和舒适度,例如:风格、颜色、家具等。
但是老祖宗们的这些智慧也没有断绝,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口口相传了下来,我们需要学会怎样去分辨其中的糟粕和精华,再加以改造,让这些宝贵的知识流传下去。
Copyright 2015-2022 亚洲创新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22870号-9 联系邮箱:553 138 779@qq.com